在許多幣圈 KOL 的貼文下方,常常會看到 DYOR 一詞,難道他們是在幫迪奧(DIOR)打廣告但打錯字?不不不,DYOR 可是幣圈中非常常見的名詞。
這篇文章就來告訴你 DYOR 是什麼,如果不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,以及該如何 DYOR,希望能幫助你搞懂 KOL 在搞什麼神秘!
DYOR 是什麼?
DYOR 是 Do Your Own Research 的縮寫,意思是投資前要自己做研究,常被用於提醒讀者投資前要自己做好功課,不要盲從網路上的資訊,同時也有作為「免責聲明」的用意。
之所以會出現 DYOR 一詞,是因為實在有太多人看到什麼訊息,就直接照做,但事後若出問題,卻把責任都賴在發訊息的人身上,絲毫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。
但錢是自己的,如果因此賺到錢也是自己賺,憑什麼虧錢了就要別人負責?因此,無論看到什麼消息,DYOR 就是在呼籲投入資金前自行做好研究,多數時候這樣也才能真正賺到錢。
雖然 DYOR 可普遍用於所有投資行為,不過比較容易出現在幣圈上,因為幣圈的資訊量較龐大,且尚未有明確的監管準則,也沒有悠久的歷史經驗,因此自己做研究更顯重要。
為什麼 DYOR 很重要?不做會怎樣?
DYOR 後,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 FUD 或 FOMO,不會因為一篇社群貼文,就讓心情大受影響,因為你已經做好功課,並且足以判斷貼文資訊是否真的對你有幫助。
這就好比在比賽前,就熟悉對手的慣用伎倆,如此一來不管對手出什麼招都能從容應對。
延伸閱讀:
另外,因為每個人的風險承擔能力不同,因此別人怎麼做也與你無關,更遑論盲從。例如看到別人投入 100 萬以為很多,就傻乎乎的跟著把身家壓上去,殊不知 100 萬也許不到別人總資產的 0.1%。
同時,也許別人能夠承擔高達 90% 的價格波動,且只期待獲利 100%,但你也許看到 10% 虧損就在想要不要賣掉,而且要賺到 500% 才甘願,這樣也會因為認知差異,導致原本應該能賺到錢的機會,卻落到虧錢的下場。
我認為如果不 DYOR,某種程度是在把錢送給別人、任憑別人處置,因為的確有少數人會先購入標的後,再憑藉社群操作來哄抬價格,並高價賣出割韭菜。
如何 DYOR?
DYOR 可深可淺,以投資加密貨幣來說,我認為最基本的是查詢現有統計資料,簡單看一下有沒有出現在權威網站,進一步則可觀察社群互動、查詢鏈上熱度、白皮書、代幣經濟、團隊成員、未來展望等。
某種程度來說,DYOR 是在全面性的評估加密貨幣項目方值不值得投資,而不僅僅是會不會賺錢而已。
查看權威網站
無論交易所或幣種,都有熱門網站可以初步確認真實性,例如很多人會問富哥「這間交易所安不安全」、「這個幣種是什麼」,這些都可以透過 CoinMarketCap 來快速篩選。
雖然出現在上面的交易所或幣種不見得絕對安全,但至少沒出現在上面的,尤其是排名不是前 100 名的交易所,都可以直接忽略了,除非你做過其他功課且信任他。
頁面內也會有幣種、交易所的簡單介紹,可以快速建立基本認知,為未來的研究鋪路。
延伸閱讀:虛擬貨幣交易所排名與推薦
如果懶得到單獨頁面查看的話,我自己也會透過幣安 APP 的「資訊」頁面,來快速了解不同加密貨幣在做什麼、基本數據及價格變化等。
延伸閱讀:幣安註冊及身份驗證完整教學
觀察幣種的一切
最基本的是觀察幣種對應的社群熱度,尤其 X(Twitter)更是幣圈許多項目方必經營的社群之一,如果追蹤數不多、互動少,也沒有許多幣圈大佬關注,可能發展也不會太好。
除此之外,你也可以直接查看幣種的官網與白皮書,看他的代幣經濟能不能長期維持、有沒有吸引力,以及它解決了什麼問題、市面上有沒有類似競品、未來展望等。
最後,可以查看項目方的團隊背景,過去有沒有做過割韭菜的行為?或是直接查看鏈上數據,看項目方的金流、互動情形等。
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,社群熱度及白皮書是必看的,如果連白皮書都無法說服我投資它,就不用花時間去進一步研究鏈上數據了。
DYOR 常見問題
最大好處是知道自己在投資什麼,同時能夠培養交易直覺,第一次 DYOR 時可能會很吃力,但當第十次、第一百次時,你會發現越做越快,也能更快知道消息的真偽。
花時間是肯定要的,畢竟想賺錢還是要有點貢獻,且要注意研究來源是否是真實資料,如果只查看其他社群評論怎麼說,很有可能繼續被洗腦,這樣反而不要 DYOR 比較好!
本文重點總結
總結來說,DYOR 是投資前的重要原則,社群與新聞資訊固然可以看,但自己做好功課也很重要,這樣才有機會真正賺到錢,避免被別人牽著鼻子走,畢竟如果每個人都能因為某篇貼文賺到錢,那麼誰來虧錢!
延伸閱讀:虛擬貨幣賺錢方法,超過十種任你挑!
如果你想找可以一起聊加密貨幣的夥伴,可以免費加入我的 LINE 社群,一起學習更多加密貨幣大小事!
本篇文章僅為富哥自己的筆記,非投資建議,也非平台使用建議,加密貨幣投資風險高,請留意風險並自負使用投資盈虧,同時請留意平台是否適用您所在地區或國家,詳情可閱讀頁尾的免責聲明及隱私權政策。